深圳初一新生小夢遭到某公眾號“有償刪帖”的威脅,并因此陷入重度抑郁的痛苦境地。讓小夢為之困擾的是指認自己為“渣女”的虛假文章,文章中圖文并茂地列出了所謂的“證據”,使她在學校被同學指指點點。然而,公眾號管理員表示必須支付2200元的刪帖費才能刪帖。經查,涉事公司在網絡上大量惡意編造虛假信息,使青少年在生活學習中受到現實壓迫,最終以“有償刪帖”謀取非法利益。
從刷數據造假流量,到發布謠言騙點擊量,再到以“有償刪帖”敲詐勒索,網路水軍的套路層出不窮,其行為之惡劣于公眾而言,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。但在此次案件中,網絡水軍將黑手伸向未成年人,伸向校園,以“有償刪帖”的威脅勒索,將一名未成年人逼至重度抑郁,實屬突破社會道德底線,令人憤恨。
網絡水軍“有償刪帖”的威脅,是對公民合法權益的侵犯。被警方抓獲后,犯罪嫌疑人供述,近半年,公司流水近50余萬元,受害者有個人也有企業。在造謠貼文中放出個人信息、企業信息是對受害者們隱私權的侵犯;在推文中捏造事實、進行人身攻擊則是對公民名譽權的侵犯;而以網絡影響力向受害者施壓,獲取非法收益,則是對公民財產權的侵犯。此外,在網絡中放大的謠言,也嚴重中傷受害者,給受害者帶來的極大的心理創傷。
網絡水軍侵入未成年人的世界是對社會底線的挑戰,也是網絡水軍日益瘋狂的明證。網絡水軍侵入未成年人的世界,一方面,極易助長校園霸凌者的氣焰,模糊未成年人的是非觀,另一方面,會給未成年人受害者帶來不可逆的身心傷害。
《半月談》公眾號曾發文指出,網絡水軍已出現專業化、協同化、產業化的趨向,正因這樣體系化的發展、互聯網的隱蔽性以及受害者的息事寧人的想法,網絡水軍常常難被發現、容易死灰復燃,未得到極為有效的遏制。于是,他們才有了將業務擴大到未成年圈子里的“膽量”,斂財的貪念也不斷瘋長。
面對網絡水軍對公民權益的侵犯,監管部門應當加大監管力度,以信息技術手段建立覆蓋全面的監管網絡,并多部門聯合,及時察覺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,將打擊網絡水軍的違法犯罪的行動系統化、常態化。
同時,要更關注未成年人的網絡安全狀態,通過校園宣講等多種途徑,加強未成年人對網絡水軍、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認知,防止未成年人利用網絡進行校園霸凌,同時也增強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,鼓勵他們在遭到網絡霸凌時,及時報警,而不是默默承受傷害。
遏制日益瘋狂的網絡水軍,不單是構建安全、清朗的公眾文化空間的必要之選,也是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空間的堅決守護。及時整治網絡水軍,斬斷伸向未成年人的網絡水軍黑手,還公眾一個安心、放心的文化交流空間刻不容緩。
來源:紅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