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季度,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,業務收入快速增長,研發費用持續兩位數增長。疫情防控常態化推動線上商品和服務消費活躍,直播、短視頻等新模式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,拉動網絡銷售業務迅猛增長,生產、生活類服務平臺快速恢復。
互聯網業務收入快速增長。一季度,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(簡稱互聯網企業)完成業務收入3249億元,同比增長達28.7%,與上年同期較低基數水平(1.5%)相比,增速同比提高27.2個百分點。
行業利潤轉為負增長。一季度,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實現營業利潤266億元,同比下降2.5%;營業成本持續較快上升,1-2月、1-3月同比分別增長31.1%和27%。
研發費用增速有所回落。一季度,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投入研發費用170.1億元,同比增長14%,增速較1-2月回落5.7個百分點。
(一)信息服務收入平穩增長,不同領域的增長態勢分化明顯。一季度,互聯網企業共完成信息服務收入1869億元,同比增長14.5%;在互聯網業務收入中占比為57.6%,同比下降7.1個百分點。其中,網絡游戲領域降溫明顯;音視頻服務領域快速增長勢頭不減;新聞和內容服務類企業持續轉型升級,平穩增長;以提供搜索服務為主的企業收入略有增長。
(二)各類平臺蓬勃發展,互聯網平臺服務收入高速增長。一季度,互聯網平臺服務企業實現業務收入1111億元,同比增長達71.7%,在互聯網業務收入中占比為34.2%,同比提高8.7個百分點。其中,以在線教育服務為主的企業持續高速增長;網絡銷售平臺企業的業務收入增長高位有所回落;生活服務類平臺、生產制造服務和生產物流服務平臺企業恢復增長,扭轉去年下滑局面。
(三)互聯網接入服務收入增幅回落,互聯網數據服務收入較快增長。一季度,互聯網企業完成互聯網接入及相關服務收入81.5億元,同比增長12.2%,增速較1-2月回落5個百分點;互聯網數據服務(包括云服務、大數據服務等)收入45.9億元,同比增長25.3%。
東部地區互聯網行業保持較快增長,西部地區增勢突出。一季度,東部地區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2775億元,同比增長29%,增速較1-2月回落1.2個百分點。西部地區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152.2億元,同比增長64.2%,增速較1-2月提高19個百分點,高出同期全國平均水平35.5個百分點。中部地區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88億元,同比下降3.3%,降幅較1-2月擴大0.7個百分點。東北地區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9.3億元,同比增長3.7%,扭轉去年持續負增長局面。
主要省市實現平穩較快增長,其他省市發展態勢分化。一季度,互聯網業務累計收入居前5名的廣東(增長4.6%)、北京(增長30.8%)、上海(增長77%)、浙江(增長52.7%)和江蘇(增長0.3%)共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2655億元,同比增長30.6%,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.9個百分點,占全國(扣除跨地區企業)比重達87.9%,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。全國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速實現正增長的省市有22個,其中云南、四川、河南、上海、廣西、山東、陜西、浙江等8個省市增速超過50%,天津、安徽等兩省降幅仍超30%。
游戲類應用規模保持領先。截至3月底,移動應用規模排在前4位種類的APP數量占比達58%,其他社交通信、教育等10類APP占比為42%。其中,游戲類APP數量繼續領先,達78.6萬款,占全部APP比重為24%,環比減少1.4萬款。日常工具類、電子商務類和生活服務類APP數量分別達49.8萬、32.1萬和29.3萬款,分列第二至四位,占全部APP比重分別為15.2%、9.8%和9%。
游戲類應用分發總量居首位。截至3月底,我國第三方應用商店在架應用分發總量達到17645億次。其中,下載量超2000億次的APP為游戲類、日常工具類、社交通信類和音樂視頻類,下載量分別達2734億次、2340億次、2189億次和2034億次,日常工具類下載活躍,環比增長8.0%;生活服務類、系統工具類、新聞閱讀類、電子商務類分別以1545億次、1506億次、1263億次和1093億次分列四至八位。在其余各類應用中,下載總量超過500億次的應用還有金融類(899億次)、教育類(807億次)和拍照攝影類(588億次)。
附注:
1. 為更精準反映移動應用市場動態,監測數據由“累計策略(即統計數據為累計計算)”改為“在架策略(即統計數據僅針對在架應用,剔除下架應用)”。
2. 我們參考市場上應用商店分類情況,將移動應用程序(APP)劃分為:游戲、日常工具、電子商務、生活服務、社交通訊、教育、主題壁紙、新聞閱讀、運動健康、系統工具、音樂視頻、金融、拍照攝影及其它,共14個類別。
3.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指上年度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。
來源: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